搜索
400 900 1101
本公司所有产品均属于药品,未授权任何个人或公司在各网络平台销售,为防止您买到假冒伪劣产品,请通过正规渠道购买,如您看到网络平台在售本公司产品,欢迎举报。
首页
走进瑞药金方
全系产品
金方推荐
系列视频
新闻资讯
科技研发
业务联系
溯源体系
瑞药
《金方》
Golden Square
心内科组方推荐
消化内科组方
呼吸内科组方
神经内科组方
内分泌科组方
风湿免疫组方
男科组方推荐
妇科组方推荐
活血通络方
[组成]
三七、丹参
[功效]
活血化瘀,通脉止痛。
[主治]
瘀血阻滞,心脉不通证。症见胸部 闷痛或刺痛,痛有定处,舌质紫暗。
[临床应用]
冠心病、心绞痛、动脉粥样硬化、高脂血症。
[用法]
每天1-2次,连服2-4周,饭后服。
[出处]
《中国药物大全》丹七片。
益气逐瘀方
[组成]
西洋参、三七
[功效]
益气活血,化瘀止痛。
[主治]
气虚血瘀,心脉不通证。症见胸痛胸闷,心悸气短,倦怠乏力。
[临床应用]
冠心病、心绞痛、肺心病、心肌病、慢性疲劳综合征。
[用法]
每天1-2次,连服2-4周,饭后服。
[出处]
《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·郭士魁》人参三七散化裁。
补气逐瘀方
[组成]
太子参、三七
[功效]
益气活血,化瘀止痛。
[主治]
气虚血瘀,心脉不通证。症见胸痛胸闷,心悸气短,倦怠乏力。
[临床应用]
冠心病、心绞痛、肺心病、心肌病、慢性疲劳综合征。
[用法]
每天1-2次,连服2-4周,饭后服。
[出处]
《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·郭士魁》人参三七散化裁。
养阴通络方
[组成]
灯盏花、西洋参
[功效]
益气养阴,活血止痛。
[主治]
气阴两虚,脉络不通证。症见胸痛胸闷,痴呆健忘,手足麻木,烦渴多饮。
[临床应用]
冠心病、心绞痛、中风后遗症、高脂血症。
[用法]
每天1-2次,连服2-4周,饭后服。
[出处]
《新编临床中成药学》灯盏生脉胶囊化裁。
降压定眩方
[组成]
天麻、川芎
[功效]
平肝息风,活血化瘀。
[主治]
瘀血阻络,肝阳化风证。症见头晕目眩,头痛闷胀,项背不舒。
[临床应用]
高血压病、颈椎病。
[用法]
每天1-2次,连服2-4周,饭后服。
[出处]
《医宗金鉴》芎麻汤。
补肾润肠方
[组成]
肉苁蓉、当归、枳壳
[功效]
温肾益精,润肠通便。
[主治]
肾阳虚弱,精津不足证。症见大便秘结,腰膝酸软,头晕乏力。
[临床应用]
慢性便秘、老年性便秘、产后便秘。
[用法]
每天1-2次,连服2-3周,饭后服。
[出处]
《景岳全书》济川煎化裁。
温阳健脾方
[组成]
太子参、肉苁蓉、当归
[功效]
补中健脾,益肾温阳。
[主治]
脾肾阳虚证。症见脘腹冷痛,畏寒肢冷,大便秘结,腰膝酸软。
[临床应用]
慢性腹痛、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。
[用法]
每天1-2次,连服2-3周,饭后服。
[出处]
《温病条辨》肉苁蓉汤化裁。
温中止痛方
[组成]
木香、厚朴、胡椒、肉桂、
[功效]
温中祛寒,行气止痛。
[主治]
脾胃寒凝气滞证。症见脘腹胀满或冷痛,不思饮食。
[临床应用]
慢性腹痛、慢性胃炎、功能性消化不良。
[用法]
每天1-2次,连服2-4周,饭后服。
[出处]
《圣济总录》木香丸化裁。
行气通便方
[组成]
厚朴、枳实、大黄
[功效]
行气通便。
[主治]
气滞便秘证。症见脘腹胀满,大便秘结。
[临床应用]
便秘、功能性消化不良。
[用法]
每天1-2次,连服1-3天,饭前服。
[出处]
《金匮要略》厚朴三物汤。
化湿消导方
[组成]
厚朴、木香、大黄、荷叶
[功效]
行气化湿,通便止痛。
[主治]
气滞湿阻证。症见脘腹胀满,里急后重,大便不爽。
[临床应用]
慢性便秘、肠易激综合征、溃疡性结肠炎、肥胖症。
[用法]
每天1-2次,连服1-3天,饭前服。
[出处]
《是亦良方》朴黄丸化裁。
疏肝理气方
[组成]
佛手、香橼
[功效]
疏肝解郁,理气和中。
[主治]
肝脾气滞证。症见腹满胸闷,食欲不振,嗳气反胃。
[临床应用]
功能性消化不良、慢性胃炎、消化性溃疡。
[用法]
每天1-2次,连服2-4周,饭后服。
[出处]
《长寿药粥谱》佛手柑粥化裁。
健脾止泻方
[组成]
太子参、芡实、莲子
[功效]
益气补虚,健脾止泻。
[主治]
脾胃虚弱证。症见泄泻便溏,倦怠乏力,饮食无味。
[临床应用]
慢性腹泻、功能性消化不良、肠易激综合征。
[用法]
每天1-2次,连服2-4周,饭后服。2-5岁的小儿可用本方1/4的剂量,6-11岁的小儿可用本方1/2的剂量,12岁及以上的小儿可用本方成人剂量。
[出处]
《外科正宗》八仙糕化裁。
清胃制酸方
[组成]
百合、丹参、木香
[功效]
理气清热,活血止痛。
[主治]
气郁化火证。症见胃脘胀痛,嗳气反酸,食少口干。
[临床应用]
慢性胃炎、功能性消化不良、胃食管反流病。
[用法]
每天1-2次,连服2-3周,饭后服。
[出处]
《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·陈苏生》加味百合汤化裁。
化痰理肺方
清肺化痰方
[组成]
罗汉果、鱼腥草
[功效]
清肺化痰,止咳平喘。
[主治]
痰热咳喘证。症见咳喘气急,痰稠色黄,胸膈满闷。
[临床应用]
急性上呼吸道感染、急性气管-支气管炎、慢性支气管炎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。
[用法]
急性咳喘患者每天3次,连服5-7天;慢性咳喘患者每天2次,连服3-4周,饭后服。
[出处]
《新编临床中成药学》止咳平喘糖浆化裁。
止咳润肺方
[组成]
百合、当归、湖北贝母
[功效]
滋养肺肾,止咳化痰。
[主治]
肺肾阴亏,虚火上炎证。症见咳嗽气喘,咽喉燥痛,咯痰不爽。
[临床应用]
慢性咳嗽、慢性支气管炎、慢性咽喉炎、肺结核。
[用法]
每天1-2次,连服2-4周,饭后服。
[出处]
《慎斋遗书》百合固金汤化裁。
补肺止咳方
[组成]
西洋参、橘红、湖北贝母
[功效]
益气补肺,化痰止咳。
[主治]
肺气不足,痰湿内阻证。症见咳嗽气喘,气短乏力,胸闷痰多。
[临床应用]
慢性咳嗽、慢性支气管炎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。
[用法]
每天1-2次,连服2-4周,饭后服。
[出处]
《仁斋直指方》人参饮化裁。
益肺止咳方
[组成]
西洋参、陈皮、湖北贝母
[功效]
益气补肺,化痰止咳。
[主治]
肺气不足,痰湿内阻证。症见咳嗽气喘,气短乏力,胸闷痰多。
[临床应用]
慢性咳嗽、慢性支气管炎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。
[用法]
每天1-2次,连服2-4周,饭后服。
[出处]
《仁斋直指方》人参饮化裁。
[组成]
化橘红、湖北贝母
[功效]
化痰止咳,降气平喘。
[主治]
痰浊阻肺证。症见咳嗽痰多,胸闷喘促。
[临床应用]
急性上呼吸道感染、慢性支气管炎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。
[用法]
急性咳喘患者每天3次,连服5-7天;慢性咳喘患者每天2次,连服3-4周,饭后服。
[出处]
《新编临床中成药学》橘红化痰丸化裁。
扶正通络方
[组成]
黄芪、当归、川芎
[功效]
补气,活血,通络。
[主治]
气虚血瘀证。症见中风偏瘫,半身不遂,口眼歪斜,倦怠乏力。
[临床应用]
中风后遗症。
[用法]
每天1-2次,连服2-4周,饭后服。
[出处]
《医林改错》补阳还五汤化裁。
通络醒脑
方
[组成]
三七、川芎、葛根
[功效]
活血化瘀,通络醒脑。
[主治]
瘀血阻络证。症见中风偏瘫,半身不遂,口眼歪斜,头目眩晕。
[临床应用]
中风后遗症、紧张型头痛、梅尼埃病。
[用法]
每天1-2次,连服2-4周,饭后服。
[出处]
《新编临床中成药学》脑得生丸化裁。
散寒止痛方
[组成]
白芷、川芎
[功效]
祛风散寒,活血通络。
[主治]
风寒瘀血阻滞经络证。症见头胀痛或掣痛,反复发作,遇寒加重。
[临床应用]
紧张型头痛、偏头痛、颈椎病、鼻炎头痛。
[用法]
每天1-2次,连服2-4周,饭后服。
[出处]
《古今医鉴》芎芷散。
逐瘀通脉
方
[组成]
三七、丹参、玄参
[功效]
活血化瘀,养阴补血。
[主治]
血瘀兼阴血亏虚证。症见中风偏瘫,半身不遂,口眼歪斜,视物昏花。
[临床应用]
中风后遗症、视网膜静脉阻塞、心绞痛。
[用法]
每天1-2次,连服2-4周,饭后服。
[出处]
《新编临床中成药学》复方血栓通胶囊化裁。
清热止痛方
[组成]
菊花、川芎
[功效]
祛风清热,通络止痛。
[主治]
风热瘀血阻滞经络证。症见头胀痛或掣痛,反复发作,遇热加重。
[临床应用]
紧张型头痛、偏头痛、颈椎病、鼻炎头痛。
[用法]
每天1-2次,连服2-4周,饭后服。
[出处]
《新编临床中成药学》菊芎上清丸化裁。
息风止痛方
[组成]
天麻、牛膝、杜仲
[功效]
平肝息风,补益肝肾。
[主治]
肝肾不足,肝风上扰证。症见头痛眩晕,腰膝酸软。
[临床应用]
紧张型头痛、偏头痛、梅尼埃病。
[用法]
每天1-2次,连服2-4周,饭后服。
[出处]
《十便良方》天麻酒化裁。
益气安神方
[组成]
西洋参、灵芝
[功效]
补气生津,养阴安神。
[主治]
气阴两虚,神志不安证。症见失眠多梦,健忘心悸。
[临床应用]
失眠症、神经衰弱、慢性疲劳综合征。
[用法]
每天1-2次,连服2-4周,饭后服。
[出处]
《新编临床中成药学》益心宁神片化裁。
补气养血方
[组成]
西洋参、当归、熟三七
[功效]
补气养血。
[主治]
气血两虚证。症见倦怠乏力,头晕目眩,气短懒言,心悸失眠。
[临床应用]
慢性疲劳综合征、神经衰弱。
[用法]
每天1-2次,连服2-4周,饭前服。
[出处]
《妇人大全良方》人参汤化裁。
益气养血方
[组成]
太子参、当归
[功效]
补气养血。
[主治]
气血两虚证。症见倦怠乏力,头晕目眩,气短懒言,心悸失眠。
[临床应用]
慢性疲劳综合征、神经衰弱。
[用法]
每天1-2次,连服2-4周,饭前服。
[出处]
《妇人大全良方》人参汤化裁。
当归补血方
[组成]
黄芪、当归
[功效]
补气生血。
[主治]
营血亏虚证。症见头晕目眩,面色无华,烦热头痛。
[临床应用]
慢性贫血、慢性疲劳综合征、经前期紧张综合征、产后缺乳、黄褐斑。
[用法]
每天1-2次,连服2-4周,饭前服。
[出处]
《内外伤辨惑论》当归补血汤。
阴阳双补方
[组成]
肉苁蓉、石斛
[功效]
补肾填精,阴阳并补。
[主治]
肾精不足,阴阳两虚证。症见神疲乏力、腰膝酸软,头晕耳鸣。
[临床应用]
慢性疲劳综合征、神经衰弱。
[用法]
每天1-2次,连服2-4周,饭后服。
[出处]
《丹溪心法》肉苁蓉丸化裁。
益阴消渴方
[组成]
西洋参、葛根
[功效]
益气生津。
[主治]
气阴不足证。症见消渴烦热,倦怠乏力,失眠多梦。
[临床应用]
糖尿病、甲亢、围绝经期综合征。
[用法]
每天1-2次,连服2-4周,饭前服。
[出处]
《圣济总录》人参煎化裁。
益肾壮骨方
[组成]
肉苁蓉、淫羊藿、当归
[功效]
补益肝肾,强壮筋骨。
[主治]
肝肾亏虚,风寒湿痹证。症见腰膝酸软,肢体疼痛,身体虚羸。
[临床应用]
骨关节炎、类风湿性关节炎、坐骨神经痛、骨质疏松症。
[用法]
每天1-2次,连服2-4周,饭后服。
[出处]
《圣济总录》苁蓉丸化裁。
补肾壮骨方
[组成]
肉苁蓉、牛膝、杜仲
[功效]
补益肝肾,强壮筋骨。
[主治]
肝肾亏虚,风寒湿痹证。症见腰膝酸软,肢体疼痛,身体虚羸。
[临床应用]
骨关节炎、类风湿性关节炎、坐骨神经痛、骨质疏松症。
[用法]
每天1-2次,连服2-4周,饭后服。
[出处]
《圣济总录》苁蓉丸化裁。
补肾壮阳方
[组成]
肉苁蓉、鹿仙草
[功效]
补肾壮阳,填精益髓。
[主治]
肾阳亏虚证。症见阳痿不举,腰膝酸软,头晕耳鸣。
[临床应用]
男性性功能障碍、慢性疲劳综合征。
[用法]
每天1-2次,连服2-4周,饭后服。
[出处]
《丹溪心法》添精补髓丹化裁。
温肾壮阳方
[组成]
肉苁蓉、淫羊藿、鹿仙草
[功效]
补肾壮阳,填精益髓。
[主治]
肾阳亏虚证。症见阳痿不举,腰膝酸软,头晕耳鸣。
[临床应用]
男性性功能障碍、慢性疲劳综合征。
[用法]
每天1-2次,连服2-4周,饭后服。
[出处]
《丹溪心法》添精补髓丹化裁。
补肾固精方
[组成]
锁阳、芡实
[功效] 补肾固精。
[主治]
肾精不固证。症见遗精早泄,头晕耳鸣。
[临床应用]
遗精、早泄、慢性疲劳综合征。
[用法]
每天1-2次,连服2-4周,饭后服。
[出处]
《仙拈集》锁阳固精丸化裁。
补血调经方
[组成]
当归、白芍、川芎
[功效]
补血调血。
[主治]
营血虚滞证。症见月经不调,经行腹痛,头晕目眩,心悸失眠。
[临床应用]
月经不调、痛经、闭经。
[用法]
每天1-2次,连服2-3周,饭后服。
[出处]
《校注妇人良方》当归川芎汤化裁。
疏肝养血方
[组成]
郁金、枳壳、白芍、当归
[功效]
疏肝养血。
[主治]
肝郁血虚证。症见情志抑郁,烦躁易怒,胸胁胀闷。
[临床应用]
围绝经期综合征、卵巢早衰、经前期紧张综合征、乳腺增生症、慢性疲劳综合征、神经衰弱。
[用法]
每天1-2次,连服2-4周,饭后服。
[出处]
《辨证录》郁金舒和散化裁。
清心健脾方
[组成]
牡丹皮、莲子、太子参、木香
[功效]
清心降火,益气健脾。
[主治]
心脾失调证。症见心烦易怒,不欲饮食,脘腹胀满,大便稀溏。
[临床应用]
围绝经期综合征、卵巢早衰、慢性疲劳综合征、神经衰弱。
[用法]
每天1-2次,连服2-4周,饭后服。
[出处]
《夏桂成妇科方药心得临床十五讲》清心健脾汤化裁。
通经消瘀方
[组成]
黄芪、赤芍、三棱
[功效]
益气活血,调经祛瘀。
[主治]
气虚血瘀证。症见妇人癥瘕,经闭不行。
[临床应用]
子宫肌瘤、卵巢囊肿、闭经症。
[用法]
每天1-2次,连服2-4周,饭前服。
[出处]
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理冲汤化裁。
和血调经方
[组成]
当归、川芎
[功效]
补血调血。
[主治]
营血虚滞证。症见月经不调,经行腹痛,头晕目眩,心悸失眠。
[临床应用]
月经不调、痛经、闭经。
[用法]
每天1-2次,连服2-3周,饭后服。
[出处]
《校注妇人良方》当归川芎汤化裁。
儿科组方推荐
五官科组方推荐
骨伤科组方推荐
皮肤科、外科组方推荐
小儿
健脾
方
[组成]
太子参、葛根、木香
[功效]
补中益气,生津止渴。
[主治]
脾虚津伤证。症见乳食减少,脘腹胀满,大便稀溏,困倦多睡。
[临床应用]
小儿消化不良、厌食症、小儿腹泻。
[用法]
每天1-2次,连服2-3周,饭后服。2-5岁的小儿可用本方1/4的剂量,6-11岁的小儿可用本方1/2的剂量,12岁及以上的小儿可用本方成人剂量。
[出处]
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人参散化裁。
小儿补中方
[组成]
太子参、陈皮
[功效]
补中益气,生津止渴。
[主治]
脾虚津伤证。症见乳食减少,脘腹胀满,大便稀溏,困倦多睡。
[临床应用]
小儿消化不良、厌食症、小儿腹泻。
[用法]
每天1-2次,连服2-3周,饭后服。2-5岁的小儿可用本方1/4的剂量,6-11岁的小儿可用本方1/2的剂量,12岁及以上的小儿可用本方成人剂量。
[出处]
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人参散化裁。
利咽消肿方
[组成]
余甘子、玄参、甘草
[功效]
清热利咽,生津止渴。
[主治] 肺热津伤证。症见咽喉红肿,口干咽痛。
[临床应用]
急、慢性咽炎、喉炎。
[用法]
每天1-2次,连服2-3周,饭后服。
[出处]
《中华本草》治白喉方化裁。
[组成]
余甘子、甘草
[功效]
清热利咽,生津止渴。
[主治] 肺热津伤证。症见咽喉红肿,口干咽痛。
[临床应用]
急、慢性咽炎、喉炎。
[用法]
每天1-2次,连服2-3周,饭后服。
[出处]
《中华本草》治白喉方化裁。
利咽消肿方
滋阴明目方
[组成]
石斛、菊花
[功效]
滋阴补肾,清肝明目。
[主治]
肝肾阴虚证。症见两目昏花,视物模糊,眼睛干涩。
[临床应用]
慢性视疲劳、玻璃体混浊、早期白内障、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。
[用法]
每天1-2次,连服2-4周,饭后服。
[出处]
《北京市中成药规范》石斛明目丸化裁。
通窍固表方
[组成]
黄芪、白芷
[功效]
益气固表,化浊通窍。
[主治]
表虚不固,痰浊内阻证。症见易于感冒,鼻塞流涕。
[临床应用]
慢性鼻炎、慢性鼻窦炎。
[用法]
每天1-2次,连服2-3周,饭后服。2-5岁的小儿可用本方1/4的剂量,6-11岁的小儿可用本方1/2的剂量,12岁及以上的小儿可用本方成人剂量。
[出处]
《新编临床中成药学》通窍鼻炎片化裁。
跌打消肿
方
[组成]
三七、当归、龙血树叶
[功效]
活血化瘀,消肿止痛。
[主治]
跌打损伤,外伤瘀血,闪腰岔气,青紫疼痛。
[临床应用]
跌打损伤。
[用法]
每天1-2次,连服1-2周,饭后服。
[出处]
《全国中成药处方集》跌打丸化裁。
跌打定痛方
[组成]
龙血树叶、三七
[功效]
活血化瘀,消肿止痛。
[主治]
跌打损伤,外伤瘀血,闪腰岔气,青紫疼痛。
[临床应用]
跌打损伤。
[用法]
每天1-2次,连服1-2周,饭后服。
[出处]
《全国中成药处方集》跌打丸化裁。
滋补养发
方
[组成]
女贞子、白芍、当归
[功效]
滋补肝肾。
[主治]
肝肾阴虚证。症见脱发,须发早白,腰膝酸软,多梦眠差,烦热口渴。
[临床应用]
脱发、白发、围绝经期综合征、慢性疲劳综合征、神经衰弱。
[用法]
每天1-2次,连服2-4周,饭前服。
[出处]
《朱仁康临床经验集》生发一号丸化裁。
泻火散疮
方
[组成]
大黄、牡丹皮、白芷、甘草
[功效]
清热凉血,活血止痛。
[主治]
热毒炽盛证。症见痈肿疮毒,红肿热痛。
[临床应用]
疖、痈、蜂窝织炎、痤疮、痛风。
[用法]
每天1-2次,连服1-2周,饭后服。
[出处]
《本草汇言》将军散化裁。
清热消痤方
[组成]
湖北贝母、白芷
[功效]
祛风消肿,清热散结。
[主治]
痰热蕴毒所致疮痈证。痤疮、乳痈。
[临床应用]
痤疮、急性乳腺炎。
[用法]
每天1-2次,连服1-2周,饭后服。
[出处]
《医学入门》芷贝散。
微信公众号
视频号
小红书
官方微博
首页
走进瑞药金方
全系产品
新闻资讯
金方推荐
科技研发
招商信息
溯源体系
CopyRight © 2014-2021 All Rights Reserved. 云南瑞药金方现代中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滇ICP备2021001298号-1
本网站未发布麻醉药品、精神药品、医疗用毒性药品、放射性药品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,且不从事交易活动
本网站未发布麻醉药品、精神药品、医疗用毒性药品、放射性药品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,且不从事交易活动。
本公司中药饮片其功能与主治完全与《中国药典》2020年版及《云南省中药材标准》2005年版对应药材项下相同
地址:云南省楚雄开发区庄甸医药园区
在线客服
在线客服